北京市9条在建轨道交通线路全部开工
本报讯(记者 赵婷婷)记者从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和京投所属轨道公司获悉,2022年全市在建轨道交通线路9条(段)、在建里程235.6公里。目前,所有在建工程均全面开工建设,按照工期节点目标稳步推进,一季度已完成全年投资目标的21.2%,超额完成原计划的17%,实现了“开门红”。
据市重大项目办轨道一处相关负责人杨承杉介绍,按照《2022年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计划》,今年轨道交通建设将实现“两通、两开、四站四口”的总体目标。“两通”是指今年将实现昌平线南延一期(清河――学院桥)、16号线(玉渊潭东门――榆树庄)等2条(段)、共22.4公里线路年底开通试运营。届时,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超过805公里。目前,两条线路土建工程整体完成90%以上,均已进入轨道铺设、装修及设备安装阶段。“两开”是指新开工建设6号线南延、M101线等2条(段)城市副中心线路,共21.1公里。目前,两条线路正在抓紧开展方案制定、勘察设计招投标等前期工作。
“四站四口”是指将实现已通车线路尾工的4座车站4个出入口投运,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出行问题,将为民办实事落到实处。其中,19号线北太平庄站、平安里站、太平桥站、景风门站等4座车站已完成单位工程验收,正在进行设备联调联试,预计上半年可实现投用。16号线农大南路站A口已于3月底投入使用,6号线苹果园站A口、8号线天桥站B口、17号线十里河站K口等3个出入口正在按计划推进手续完善、结构施工、装修及设备安装等工作。
据京投所属轨道公司计划调度部副部长王帅介绍,为保障各条线路和工程节点的顺利完成,部分轨道工程纳入本市建设系统重大项目保障清单,春节期间不间断施工。同时,春节后积极组织复工复产,通过定点接送等方式安排施工人员返京工作。截至3月底,地铁工程施工现场总人数达31641人,全市在建轨道交通线路共80个土建施工标段均已于2月底实现复工,复工复产率达到100%。针对疫情和节日期间建筑材料供应不足、渣土消纳制约等问题,市区两级行政主管部门联动协调,保障了工程建筑材料供应,畅通了工程建设“生命线”。
王帅介绍,目前,本市在建轨道交通线路共9条线段,其中今年计划开通的昌平线南延一期清河至学院桥站、16号线玉渊潭东门至榆树庄站两条线段的土建工程完成90%以上,均已进入轨道铺设和设备安装阶段。其余在建的3号线一期,12号线和17号线正在进行车站区间的主体结构施工。28号线、平谷线、新机场线北延和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整体处于工程前期阶段,目前各线路正在按计划推进各项工作。
现场
平谷线建设首次用上“U型梁”
今年,全市在建轨道交通线路9条(段)、在建里程235.6公里。平谷线就是其中之一。昨天上午,北京青年报记者来到北京地铁平谷线马坊站――马昌营站区间段,探访了这里的施工情况。
马坊站――马昌营站区间为高架区间,全长10.3公里,是整条平谷线最长的一个区间。北青报记者在现场看到,灰色的水泥墩柱高高矗立成一排,一直延伸到肉眼看不清的远方。在金河街路口正对面,部分水泥墩柱被围栏和钢架围了起来。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根据规划,水泥墩柱下方将有道路穿过,所以这里要修建跨度40米的现浇梁,而不是普通的预制梁结构,围挡里面正在进行的就是现浇梁的施工。
据北京住总集团轨道交通市政工程总承包部项目经理贾云飞介绍,马坊站――马昌营站区间段的主梁采用U型混凝土预制梁结构,这是U型梁在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领域的首次应用。“U型梁是一种下承式结构梁,与传统的箱型梁相比,这种梁型不仅外形更美观,而且降噪效果好,断面利用率高,造价也更低。”贾云飞说。
马坊站――马昌营站区间段工程主要跨越“三路、四河”,即京平高速、大秦铁路、密三路,小龙河、金鸡河、无名河、龙河。其中,跨京平高速公路桥、大秦铁路桥是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最大的两个难点。“项目将采用转体法进行跨大秦铁路桥施工,该环节工程难度大,程序复杂,作业机械多,要在确保大秦铁路正常运营的同时安全顺利完成转体施工。”贾云飞说,目前工程下部结构施工已完成50%左右,近期项目将进行全线首件钢箱梁架设及现浇梁的施工,这预示着施工工序在从下部结构施工向上部结构施工转变。工程计划在2025年年底前竣工,建成后线路最高时速能达160公里/小时。
据了解,轨道交通平谷线西起朝阳区东大桥站,经朝阳区、通州区、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镇,终点位于平谷区平谷站。线路全长81.2km,共设置车站21座。其中,北京段长约51.2公里、设站16座;河北段长约30公里、设站5座。此外,还将在河北省三河市设置车辆基地1座,在朝阳区平房地区设置停车场1座。
目前,平谷线正在全面推进车站和区间工点进场施工。截至3月底,北京段共35块场地进场实现实质性开工建设,河北段正在开展神威大街站和潮白大街站车站围护结构施工。
据了解,平谷线是北京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强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廊坊北三县轨道交通联系的重要通道,是高质量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和实施北京市“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骨干线路。线路建成后将服务非首都功能疏解及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提供轨道支撑,同时有效缓解东部廊道客流压力。
文/本报记者 赵婷婷
摄影/本报记者 郝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