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明专户产品做得怎样?看好哪些领域的投资机会?
来源:投基手艺人
1. 不做大的择时。目前仓位在八成以上,除非处于牛市的狂热期,仓位一般都在八成左右。仓位上下浮动不超过一成。仓位情况不会做大的调整,但结构层面会一直做调整。
2. 业绩情况。2019、2020年这两年业绩有比较高的正回报,2021年-1.5%左右,2022年前两个月的回撤在7%左右。回撤相对不大,投资者相对有较好的体验。
3. 行业配置情况。整体风格偏向大盘价值。行业配置前五名为通信、电子、食品饮料、汽车、煤炭,另外还配置了轻工、医药、商贸、计算机、电力设备、农业、环保、钢铁、交运、化工和机械等。2月份增持的煤炭,对于组合起到了保护作用。
4. 关于港股。港股整体配置比例在40-50%。配置港股的主要原因是有些港股标的是A股所没有的。港股最友好的环境应该是国内经济向好,海外整体偏向宽松,现在的情况正好反过来了。俄罗斯乌克兰事件影响了风险偏好,还引出了对于美国制裁中国的担忧。虽然港股短期不太友好,但大幅下跌之后的估值已经非常便宜。随着国内经济下半年的企稳,港股可能会迎来一波估值修复的行情。港股在前期下跌过程中没有补仓,仓位被动有所降低。希望能抓住这次反弹的机会,赚到该赚的钱。目前港股的行业配置主要集中在通信、电子、汽车和消费等,医药配的比例较低,主要是担心集采的影响。从最近三年看,港股对于产品业绩的贡献和A股差不多。
5. 更多是自下而上进行配置。宏观层面的关注不高。宏观的预测是非常困难的,而判断一家公司的好坏要远比判断宏观要来得容易。也会关注通胀,但对于相关的投资机会把握得比较少,比如周期品的投资机会就把握较少。一个投资方法不可能赚到市场上所有投资机会的钱,只能赚到自己能力圈范围内的钱。判断一家企业的好坏,主要是看其所处的赛道、管理层、商业模式和自由现金流等。选到一家内在价值能不断提升的企业,并以便宜的价格买入,同时赚取价值增长的钱和价格回归内在价值的钱。用DCF模型进行估值,分子端的现金流越大,那么内在价值就会越高,所以判断其自由现金流非常重要。
6. 新能源行业未到高性价比区间。在这次下跌之前,就对市场谨慎乐观,但短期的市场跌幅很难预测。市场经过这次大幅下跌之后,目前很多已经进入值得布局的区间。当然,还有一些标的可能害未到我们的心理价位,比如新能源的相关标的,虽然对其基本面看好,但价格方面可能还需要等待。
7. 关于消费和制造。在中国严格的防疫政策下,人民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但也付出了消费增速较低的代价。一方面是线下消费受限,另一方面是居民收入增速下滑。去年社零增速掉到了一个比较低的低点。虽然消费比较疲软,但制造业的表现相对亮丽。出口相关的制造业,光伏风电等新兴行业的表现都很不错。
8.关于出口。2021年享受到了2020年出口高增速的红利。需要冷静看待今年的出口增速,高位回落可能是不得不面对的情况。美国对于居民的直接补贴在2021年已经结束了,海外需求存在高位回落的压力。冰箱、洗衣机和空调等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可能会周期性走弱。
9.关于基建和地产。出口走弱,基建就会起到托底经济的作用。将基建拆分为从业人员、销售价格、投入品价格、业务活动预期、新订单五个维度,来看哪个维度景气度最高,可以看到较高的是业务活动预期,说明产业在近期改善情况下对未来有比较高的期待。基建托底在上半年,依然非常有看点,可以对冲当下地产的风险。目前对于经济的核心担忧可能是,地产能否起来。对于那些前期“用力过猛”的政策方向,也看到了逐步的纠偏,比如销售资金监管账户的层层加码,真实购房需求被政策遏制等等,都有一定程度上的边际改善。
10. 中美在操作思路上的互换。从市场整体宏观格局来看,国内是触底回升,美国是高位回落。中国吸取了2008年的经验,采取了更审慎的宏观扩张。中国在没有全面宽松的情况下,经济活力相对早的到了高点并且开始回落,目前已经有了企稳回升的势头。而欧美国家的经济动能更晚见顶,刚开始回落。
11.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低估值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上证指数目前估值在13倍左右,处于过去十年中位数偏下的水平。恒生指数估值10.8倍左右,比上证指数整体便宜,但是历史分位数上看相对比较高,这里面有港股指数改革的因素,纳入了很多的新兴互联网公司。2020年以来,AAA债券收益率一路下行,现在是2%出头。随着市场的不断回调,沪深300整体的估值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债券,权益类资产的性价比凸显。港股和A股的行业估值比较,除了可选消费是溢价30%以外,其他行业均为折价,工业、日常保健、医疗保健都处于近三年最低点。
12. 债券今年没有大的趋势性机会。债券是经济的敌人,经济好,债券利率上行 ,债券会跌;经济不好,债券利率下行,债券投资就会赚钱。今年5.5%的GDP增速大概率能完成,相比去年4.1%的增速,债券可能很难看到大的趋势性机会,我们会更多的把握债券的波段性机会。就转债而言,相比于正股的估值是很高的,转债的溢价率处于历史高位。转债的高估值主要是由于固收加产品的大量发行。当固收加变成固收减之后,资金在从转债撤出,转债整体的溢价率有望回到更有性价比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