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美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最新热点 > 正文

最新热点

重磅!氢能产业顶层设计落地,这条万亿元赛道火了!

admin2022-05-09 12:54:37最新热点8
  文|杜雨萌郭冀川  3月23日早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受此消息影响,截至午间收盘,恒光股份、浙江新能等10余只个股强势涨停,同

  文 | 杜雨萌 郭冀川

  3月23日早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受此消息影响,截至午间收盘,恒光股份、浙江新能等10余只个股强势涨停,同花顺氢能源板块大涨2.92%。

  此前,中国氢能联盟曾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2030年,我国加氢站数量将突破1500座;到2050年,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超过10%,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万亿元。

  记者注意到,在强化财政金融支持方面,《规划》强调,要发挥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导作用,支持氢能相关产业发展。加强金融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性原则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运用科技化手段为优质企业提供精准化、差异化金融服务。鼓励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按照市场化原则支持氢能创新型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符合条件的氢能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等注册上市融资。

  为便于社会各界更好了解《规划》有关情况,国家发改委于当日10点召开新闻发布会,就相关内容逐一回应。

  四大发展任务明晰

  作为我国首个氢能产业的中长期规划,据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介绍,《规划》围绕氢能制、储、输、用各关键环节,以及氢安全和公共服务等,提出了四方面任务:

  一是构建氢能产业创新体系。围绕氢能高质量发展重大需求,准确把握氢能产业创新发展方向,聚焦短板弱项,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推动建设专业人才队伍,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创新平台,形成更加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不断提升氢能产业竞争力和创新力。

  二是推动氢能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全国氢能产业布局,合理布局制氢设施,稳步构建储运体系,统筹规划加氢网络,加快构建安全、稳定、高效的氢能供应网络。

  三是稳步推进氢能示范应用。坚持市场导向,合理布局、把握节奏,有序推进氢能在交通领域的示范应用,拓展在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加快探索形成有效的氢能商业化发展路径。

  四是完善政策和制度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氢能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可再生能源制氢支持性电价等政策;建立完善氢能质量、安全、基础设施、多元应用等领域标准;加强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安全监管。

  支撑“双碳”目标实现 逐步扩大工业领域氢能应用

  作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的“N”之一,王翔称,《规划》为“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

  如能源供给端,氢能与电能类似,长远看,将成为未来清洁能源体系中重要的二次能源。一方面,氢能能量密度高、储存方式简单,是大规模、长周期储能的理想选择,通过“风光氢储”一体化融合发展,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消纳提供解决方案。另一方面,随着燃料电池等氢能利用技术开发成熟,氢能-热能-电能将实现灵活转化、耦合发展。

  能源消费端,氢能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从生产源头上加强管控,严格限制化石能源制氢、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赋予了氢能清洁低碳这一关键属性。扩大清洁低碳氢能在用能终端的应用范围,有序开展化石能源替代,能够显著降低用能终端二氧化碳排放。例如,推广燃料电池车辆,减少交通领域汽油、柴油使用;将氢能作为高品质热源直接供能,减少工业领域化石能源供能,直接推动能源消费绿色低碳转型。

  开展氢能基础研究和前瞻性技术研究

  王翔表示,目前,我国氢能产业处于发展初期,相较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产业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装备水平不高、部分关键核心零部件和基础材料依赖进口等问题。要形成高效完备的产业链,关键是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对此,《规划》从四个方面对氢能产业链创新能力建设进行部署,即四个“聚焦”:聚焦关键核心技术;聚焦创新支撑平台;聚焦专业人才队伍;聚焦国际合作机遇。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采用‘揭榜挂帅’等方式,持续加强全产业链技术装备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加快氢能创新体系建设,合理布局创新平台,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培养一批高水平人才队伍,有效支撑氢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高质量发展需要。”王翔如是说。

  严禁以建设氢能项目名义“跑马圈地”

  《规划》明确,稳步推进氢能多元化示范应用方面。以市场应用为牵引,合理布局、把握节奏,有序推进氢能在交通领域的示范应用,拓展在储能、分布式发电、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推动规模化发展,加快探索形成有效的氢能发展商业化路径。

  据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副司长刘亚芳介绍,《规划》共部署了四项重点示范任务:

  有序推进交通领域示范应用。重点推进氢燃料电池中重型车辆应用,有序拓展氢燃料电池大巴/卡车等新能源客货车辆的市场应用空间,探索氢燃料电池在船舶/航空器等领域的示范应用,不断扩大交通领域氢能应用市场规模。

  积极开展储能领域示范应用。发挥氢能长周期、大容量储能优势,探索培育“风光水电+氢储能”一体化应用新模式。

  合理布局发电领域多元应用。因地制宜布局氢燃料电池分布式热电联产设施,开展氢电融合微电网示范。鼓励开展氢燃料电池通信基站/备用电源示范应用,并逐步在金融、医院、学校、工矿企业等领域引入氢燃料电池应用。

  逐步探索工业领域替代应用。探索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在合成氨、甲醇、炼化、煤制油气等行业/替代化石能源的示范,促进高耗能行业低碳绿色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为避免氢能行业出现一哄而上、低质竞争,王翔强调,各地方要综合考虑本地区氢能供应能力、产业基础和市场空间,在科学论证基础上,合理布局氢能制备、储运、加注、应用等产业链相关项目,稳慎有序推进项目建设。严格履行项目审批程序,严格落实能耗管控责任和生态环保要求,严格执行项目建设、运营标准规范。牢牢把握氢能安全生命线,加大全产业链各环节安全管理力度。严禁以建设氢能项目名义“跑马圈地”。另外,各地方严禁在氢能产业规划制定、投资规模、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方面相互攀比。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语酌饮湿(2022-03-24 02:06:47)回复取消回复

    择,通过“风光氢储”一体化融合发展,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消纳提供解决方案。另一方面,随着燃料电池等氢能利用技术开发成熟,氢能-热能-电能将实现灵活转化、耦合发展。  能源消费端,氢能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

  • 孤鱼旧竹(2022-03-24 01:21:45)回复取消回复

    王翔称,《规划》为“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  如能源供给端,氢能与电能类似,长远看,将成为未来清洁能源体系中重要的二次能源。一方面,氢能能量密度高、储存方式简单,是大规模、长周期储能的理想选择,通过“风光氢储”一体化融合发展,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消纳提供解决方案。另一方面,随着燃

  • 辞眸不矜(2022-03-23 19:17:57)回复取消回复

    础上,合理布局氢能制备、储运、加注、应用等产业链相关项目,稳慎有序推进项目建设。严格履行项目审批程序,严格落实能耗管控责任和生态环保要求,严格执行项目建设、运营标准规范。牢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