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荒滩上建起“生命方舟”
电压指示表表针指向11千伏,红色合闸指示灯亮起,3月29日,随着香港中华电力高压电源引入,位于香港落马洲河套地区的中央援港应急医院项目一期进入联调联试阶段,即将正式完工。
30天,建成500张床位的负压病房,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建设规模如此之大的特殊医院,没有先例可参考。工期紧张、连日大雨、地质条件复杂、临建设施缺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近两万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为着“中央援港、同心抗疫”的共同使命,逆行驰援河套工地,在一片荒滩上建起了“生命方舟”。
争分夺秒,“先生产,后生活”
落马洲河套地区鲜有人烟,没有酒店、民居可以租用。为和时间赛跑,日常生活区还未来得及搭建,建筑工人们就已开拔至项目工地,投身到这场硬仗之中。
中建钢构工人陈春召,便是建设者大军中的一员。工人们没有休息区,只能睡帐篷,很多帐篷都搭在了还没有浇筑水泥的淤地之上。“我们刚到这时,这里啥也没有,晚上大家挤在18人的帐篷里打地铺。”陈春召向记者讲述,他住的帐篷下面没有“打灰”,一下雨帐篷里像和泥一样,被子也被打湿了,盖在身上又沉又冷。
不仅雨天不好过,晴天也十分难挨。“有几天轮到我上夜班,白天得补觉,可太阳出来后帐篷像个大蒸笼一样,闷热得根本睡不了人。我和几个工友就把铺盖搬到外面的阴凉地儿,露天躺一会儿。”陈春召说。
临建的匮乏,仿佛回到了60多年前的石油大会战时期。“刚来那几天,水电还没接通,干了一天活儿下来,澡都没法洗就直接睡觉了。”直到三天后,各工区开始搭建洗漱间,陈春召才洗上到这之后的第一个热水澡。
而临时搭建的简易洗漱间对于上千工人来讲,仍是“一间难求”。大家晚上十一点多下工,已极度疲惫了,洗澡有时还要排队排到凌晨。
就这样,工人们一边抢工期,一边盖生活区,咬牙撑过了最艰难的初期。之后几天,10人一间的活动板房搭建完毕,不必再住帐篷,更多淋浴房、洗漱间、移动厕所相继启用,生活区功能逐渐完备。
“建应急医院可以减轻香港那边的抗疫压力,我想为这件事出一点力。现在医院已经开始铺草坪,再过几天就要完工了!”陈春召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与期待。
栉风沐雨,不畏艰险“抢时间”
工地缺少基建,所有的人员、物资、设备都通过唯一的一座桥进出,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河套地区本就是滩地,而连天的阴雨,让路况变得更加糟糕。
下雨天不仅道路泥泞,还有积水,有的水坑深得像鱼塘一样。运输材料的大货车轮胎陷进泥里,车上的钢材只能靠人力搬运。夜晚的风雨中,运输车的车灯将工地照得通明,工人们披着雨衣,喊着号子,合力将一件件两米多高的钢结构从车上卸下,踏着淤泥扛到施工点。
“当时没有正式的路,都是大家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