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普陀区“场所码”便于溯源排查,已布点近2万处日均扫码量近40万条
普陀区“场所码”便于溯源排查,已布点近2万处日均扫码量近40万条
澎湃新闻记者 邹佳雯
3月25日上午10:00,上海市举行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普陀区副区长蒋龙,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介绍上海疫情最新情况。
有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普陀区在防疫期间着力推进“场所码”工作,除了筛查、溯源异常码,还可以监测人流量,保障物资供应。能否介绍一下,目前推进效果怎么样?
普陀区副区长蒋龙介绍,3月初,疫情发生后,普陀区在市政府办公厅、市大数据中心等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全力部署应用“随申码·场所”,也就是“场所码”。
蒋龙说,“场所码”在普陀推广使用以来,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方便。从市民的角度来说,打开随申办、扫扫“场所码”,即可快速完成“随申码”亮码,实现“健康状态+登记”的二合一。从已经布点的商户、楼宇、园区来说,他们对这种零成本、高效率的方式,接受度非常高。
从做好地区疫情防控工作来说,普陀区聚焦商圈菜场、商超药房等人流密集场所以及居住场所,建立扫码数据分析机制,将脱敏后的数据与疾控系统信息库做关联分析,锁定异常码人员的行动轨迹,便于疫情防控的溯源排查。同时,对扫码活跃度的分析还可以帮助区里实时掌握市场动态。
蒋龙举例,比如3月18日,真南农副产品综合市场的扫码量超过万余条,远高于前几日的平均水平。区商务委马上联系,了解情况,提醒该市场务必加强调控,备足货源。
蒋龙认为,“场所码”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把它推荐给广大市民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把“场所码”真正用起来。为此,普陀区一方面切实压实场所码的“四方责任”,即行业主管责任、街镇属地管理责任、单位场所管理责任和个人防控责任,另一方面下发“场所码”使用的操作答疑手册等,让市民在普陀区扫码更便捷、更主动。
截至3月24日晚,场所码已覆盖普陀区35家大型商超、32家标准化菜场等全部重点人员流动密集场所,全区总计布点19782处。截至3月23日,普陀区日均扫码量近40万条。
蒋龙说,这段时间使用下来,区里也发现“场所码”还存在一些可以优化、完善的地方。比如,有些小商铺,没有法人数字证书,目前暂时还没有合适的申请渠道,实践中,我们往往是用物业或者管理部门的法人资格进行申请;又如,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或没有随申码的外籍人士,就无法通过扫“场所码”来调出他们的健康状态,我们是用书面登记的方式来弥补。
下一步,普陀区将主动和市大数据中心积极对接,力争实现市民个人的核酸报告、疫苗接种情况等相关数据,通过扫“场所码”同步调出。我们将在工作中不断丰富“场所码”的实践应用,让大数据更好地赋能防疫工作,用数字化治理带给企业和市民更多服务和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