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纬国率军亲征,想找粟裕复仇,国军将领却联名告状:别祸害我们
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蒋纬国率军亲征,想找粟裕复仇,国军将领却联名告状:别祸害我们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蒋纬国率军亲征,想找粟裕复仇,国军将领却联名告状:别祸害我们”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蒋纬国率军亲征,想找粟裕复仇,国军将领却联名告状:别祸害我们
蒋家二公子蒋纬国,一生境遇只能用“荒唐”两字概括。从出生起,关于他身世的八卦传闻就没断过,有人说是蒋介石亲生,也有人猜是戴季陶私生子,总而言之一笔糊涂账。
到了晚年,一心仕途的蒋纬国,又因为一场部下策划的“湖口兵变”受到牵连,不仅丢了兵权,还在中将的位置上蹉跎了近20年。直到蒋介石去世后,才在宋美龄的帮助下“求”来了一个上将的名头。
在蒋介石对子辈的规划中,大儿子蒋经国负责从政接班,二儿子蒋纬国掌握军队。但顶着“军事战略学家”帽子的蒋纬国,却远没有哥哥蒋经国的运气,仗打得一塌糊涂,彻底断送了前程。
当然,这也不能怪蒋纬国实力不济,而是他仅有的两次上战场,都遇到尽打“神仙仗”的粟裕。
一、蒋纬国其人
因为家庭背景的支撑,蒋纬国在军事上拥有的机遇完全是独一无二的。
他20岁时便赴德留学,担任“军事学家”蒋百里的少尉侍从官,并在德国的陆军慕尼黑军官学校中接受了正规培训,各项成绩都名列前茅。
因为蒋纬国的特殊身份,当时希特勒亲自接见了他三次,还允许他留在德军山地兵第8师效力。之后二战爆发,身处一线的蒋纬国,甚至亲身经历了德军对波兰发动的闪电战行动。
系统的德式教育,战争氛围的感染,让年轻的蒋纬国对德军产生了强烈的崇拜。特别是德军装甲部队在战争初期的完美发挥,更是让蒋纬国从那时起就坚定了一个信念:要组建起一支强大的装甲部队。
而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情,更是让蒋纬国自信心爆棚。
1937年9月,蒋纬国由德赴美,进入美陆军装甲兵训练中心受训,不过此时的蒋纬国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秘密顾问。
当时的美军正在组建第一支装甲师,由于蒋纬国曾在德军中效力,对于德军装甲部队有所研究,美军便特意请他担任顾问,帮助美军装甲部队进行编训。
蒋纬国在美军装甲部队的成军中到底发挥了多大贡献,我们不得而知,但蒋纬国在自己的自传中对此却是侃侃而谈:
“这对我而言算是一个历练;对美国而言,也总算辅助他们完成装甲建军。”
初出茅庐,就拥有如此光鲜的履历,蒋纬国的内心也不免骄傲起来,迫切地想要大展手脚。到了1941年,在蒋介石的召唤下,蒋纬国顺利回到重庆,并直接前往军政部报到,等候分配。
怎么安排儿子的去处,也着实让蒋介石伤透了脑筋,既要让他尽快在军队中镀金,又要保证安全第一。思来想去,蒋介石想到了一个人—胡宗南,而选择胡宗南的原因有两个:
一:胡宗南此时正坐镇西安,担任第34集团军总司令,手下掌握的尽是中央军嫡系精锐。让蒋纬国去这一支王牌部队,刷战功要简单得多,即便是只走个过场,那履历也不是一般军官能比的。
二:胡宗南是蒋介石心腹,仗打得不错,为人处世更是精明了得。蒋纬国年轻气盛,正需要一个圆滑的上司磨一磨他的锐气。把儿子交给胡宗南,蒋介石是十万个放心的。
不过自古以来,派到军队中的太子爷那都是“烫手的山芋”。胡宗南“西北王”的日子过得悠闲自在,突然就接到蒋介石一纸手令:兹派蒋纬国任第一军第一师少尉排长。
此时的胡宗南心里可谓五味杂陈,照顾好了公子,未来仕途上自然多了一座靠山,但倘若出了差错,自己也是头号责任人,捞不到好下场。
蒋纬国上任当天,胡宗南亲率诸将迎接,并带着他在部队里逛了几圈,不时还吹嘘一下自己麾下尽是精锐之师。不过此时的蒋纬国心比天高,一进部队就想立功,又是愣头青的性子,完全没把胡宗南太放在眼里。
在参观军械库时,他叫来库长询问一架丹麦机枪的性能,哪知这位炮兵上校出身的库长,不但答非所问,对军械更是一问三不知。
蒋纬国脸色凝重,直接转头跟身边的亲随说到:
“胡部水准与胡之用人,大失所望。”
在来部队之前,蒋纬国一直想不通,武器精良的国军怎么老打败仗。直到亲眼所见,连胡宗南这样嫡系精锐都是军纪松散、人情腐败成为常态,其他国军部队更不用多说,这是烂到骨子里了。
蒋纬国认为这一切的源头,都是胡宗南、汤恩伯这类高级军官的纵容,正是他们带兵无方,才导致部队屡战屡败。当然,此时的蒋纬国还没把问题想得太透彻,真正把兵带着这样的其实正是他的父亲蒋介石。
蒋纬国年轻锋芒毕露,但却不通人情世故。为此,胡宗南也几次被气红了脸。
蒋纬国的师长李正先甚至亲自跑到胡宗南那里去告状,说蒋纬国手下有一班长好赌,被蒋纬国撞见了,他二话不说,直接掏出驳壳就击毙了这个班长,搞得整个部队人心惶惶。
李正先劝说胡宗南,他蒋纬国面子再大,现在也只是一个基层军官,手下犯了军纪应该请示上级再做决定,怎么能自己擅自就动手处置了。
胡宗南听罢只是无奈摇头:“他连我一个司令都看不上,还会去请示你一个师长?”
要说蒋纬国重视军纪,手段严苛,出发点本身是没有错的,但他屡次越级处理,不给上司下属留一点面子,这就注定了他在那支“讲人情、靠关系”的国军中混不下去。
好在蒋介石也没打算留在蒋纬国在一线呆太久,两个月后蒋纬国就被火速提拔,调往“天下第一师”担任连长,之后又调到青年军206师任副营长。
到了1945年,蒋介石认为蒋纬国羽翼已经丰满,便着手把在印度受训的战车部队调回上海,改编为战车第1团,任命蒋纬国为中校副团长。
这支战车1团是远征军的功勋部队,回国之后又补充了大量的美制M3A3坦克和抗战中缴获的日本坦克,战斗力在当时的国军中是无可争议的顶尖一档。蒋介石把这样一支宝贝部队交给蒋纬国,目的就是为他打造嫡系,在军队中培养势力。
但接过战车1团的蒋纬国,却并不满足,一个团战斗力再强,也翻不起风浪,他心心念念的仍然是自己梦想的装甲军团。
二、一手打造的王牌纵队,转眼就送给了粟裕
解放战争打响后,蒋纬国意识到机会到了,便第一时间就跑到父亲面前“献策”。说如今要对付解放军,就必须学当年德军打波兰一样,闪电战速战速决。日军为什么失败,还不是因为打得慢,被持久战拖垮了。
接着,蒋纬国抛出了自己的宏伟构想:
集中国军所有装甲部队、强火力兵种,组建机械化的“快速纵队”。这样一支现代化、多兵种的部队一旦投入战场,几乎是没有天敌的,去对付“小米加步枪”的解放军,更是想输都难。
蒋纬国的一席话,无疑把蒋介石听得心花怒放。
很快,在蒋介石和蒋纬国的策划下,3个快速纵队成立。其中最精锐的“第一快速纵队”就是以蒋纬国麾下战车1团第1营为基干,配属整编第80旅,炮兵第4、5团各一部及汽车团、通信营、工兵营,总兵力超过1万人。
而“第一快速纵队”在装备方面则更加豪华:
美制M-1式105mm榴弹炮24门,美制M3A3轻型坦克24辆,上百辆的美制“道奇”十轮大卡车,部分M3装甲侦察车和M3装甲输送车,还有不少美制“威利斯”吉普车和美制中吉普。
不过因为蒋纬国资历尚浅,直接越级掌握这样一支全美械的现代化纵队,难免会引起非议。于是蒋介石便先安排了陈诚的心腹石黄祖担任纵队司令,暂时替自己儿子守着这支部队,等到时机成熟再扶持蒋纬国上位。
在父亲的帮助下,蒋纬国装甲兵团的梦想得到实现。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支号称“没有天敌”的部队,寿命竟然只有半年。
1946年10月,国军发起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围攻,第一快速纵队首次亮相,配属马励武的整编第26师进攻枣庄。
在当时普遍还是枪炮作为主火力的全国战场,第一快速纵队凭借着先进的装甲坦克,实力却是第一档的存在。在枣庄战役中,我军一线部队因为兵力有限,且又从未应对过多兵种组成的快速纵队,经验不足,一时间陷入被动,只能暂时后撤。
第一快速纵队司令石祖黄亲率坦克营打头阵,一路横冲直撞,把步兵远远甩在了身后,可谓尽显威风。
闻听战报的蒋纬国更是喜出望外,亲自带着夫人前往一线慰问。在给战车营全体官兵训话时,他更是无不骄傲地说到:
“陈毅粟裕没有反坦克炮,其奈我何,徒有白白来送死。”
蒋纬国自信满满,他一旁的整编第26师师长马励武更是狂妄地没边。作为蒋家嫡系,马励武的部队本身就全副美式装备,现在又有快速纵队辅助,简直是八辈子的富裕仗。
不过马励武虽然出生黄埔一期,且深受蒋介石青睐,但打仗却是个二把手,此人唯一的爱好就是唱戏,自称“军中戏痴”。
他手下的26师就曾流传过一首打油诗
“要吃苦,就跟马励武。三月不关饷,还得当二百主。战斗一打响,他第一溜之乎。”
而蒋纬国倾注全部心血打造的快速纵队,正是毁在了一出京剧上。
在拿下枣庄后,马励武率部一路推进,并未遇到太大的阻击,还顺路占了几个城镇。接连的胜仗让马励武忘乎所以,认为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凯旋班师了。
适逢新年将近,马励武一时间戏瘾犯了,他居然半路上直接扔下部队,拉着24军军长李玉堂到峄县看了一出京剧《风波亭》。
宴席之上,李玉堂倒是有些不安,嘱咐马励武:
“纬国来电话询问第一纵队的状况,我代你回话,快速第一纵队与你在一起,没问题,他心里是担心他的一张牌哟。”
马励武对此倒是不以为意,拍着胸脯打包票:
“我26师和快速第1纵队只等着陈粟来犯了。第一纵队是二公子的心肝,你给纬国回电时,多帮我美言几句吧。”
马励武哪里晓得,就在他看着京剧,喝着兰陵美酒庆祝新年的时候,粟裕动手了。
粟裕本来目标并不是马励武,而是冯治安的整编第33军,因为这支部队出身西北军,实力较弱。但马励武的一系列离谱操作,却让粟裕敏锐地察觉了到了战机,最终决定改变战略,决定以四倍半的优势兵力,打掉这支精锐的26师。
马励武做了什么?
一、轻敌冒进
马励武自恃装甲部队火力强,机动速度快,解放军那几门土炮又啃不动,便一路急进,不顾友军位置,深入至我军战线纵深,已经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二、众叛亲离
马励武性格狂妄自大,先是和快速纵队司令石祖黄闹翻,石祖黄一气之下丢下部队跑回了徐州,陈诚无奈让另一位亲信车蕃如接任纵队司令。但车蕃如同样看不上马励武,便也找借口溜回了南京,把指挥权扔给了副司令邹震岳。
26师和快速纵队不和,马励武又跟友军冯治安闹了变扭。我军如果选择先打马励武,冯治安未必会积极前来救援。
粟裕洞若观火,把整个战场态势都了如指掌,但马励武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大难临头。
1947年1月2日晚,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在几十里宽的战线上对整编26师和第1快速纵队发动围攻,此时的马励武正在后方看大戏。缺少指挥的26军群龙无首,瞬间土崩瓦解。
而第一快速纵队下场更惨,代司令邹震岳根本不懂装甲战术,在布置阵地时把坦克并列构成三面扇形阵地,在阵地前挖掘外壕,壕的前沿设置鹿砦,看起来固若金汤,其实完全是作茧自缚,让具有机动优势的战车部队连自己家的大门都出不去,只能被动挨打。
1月4日,我军即将发起总攻的时候,突然天降大雪。参谋请示粟裕:“计划要不要改变?”
对于意外情况的出现,粟裕反而计上心头:
“不变,这是老天爷在帮我们的忙。雨雪交加,道路难行,把敌人的重装备陷在哪里,他就更难逃脱了。”
快速纵队先遭马励武和邹震岳的人祸,又逢大雪封路的天时,可谓插翅难逃。仅仅5个小时,这支蒋纬国苦心经营的美式王牌机械化部队,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少数几辆坦克侥幸漏网。
被俘的战车1营官兵怎么也想不通:
“我们在印缅战场打了3年,全营只阵亡了7个人,连日军有名的18师团都被我们冲垮,如今却在这里败给了土枪土炮。”
鲁南战役大获全胜,缴获坦克24辆,卡车200多辆,榴弹炮48门,各类小炮400余门,相当于一支美械师的装备。粟裕大喜过望,利用这批装备,成立全军之中第一个“特种兵纵队”。
陈毅在视察战场时更是诗兴大发,写了一首《鲁南大捷》:
“快速纵队起如飞,印缅桂来自鼓吹。鲁南泥泞行不得,坦克变成废铁堆,快速纵队今以矣,二十六师汝何为,徐州薛岳掩面哭,南京蒋贼应泪垂。”
三、再战粟裕,蒋纬国却被自己人赶出战场
半生心血在鲁南全军覆没,蒋纬国几乎绝望。他把这一切的失利,都归咎于马励武的指挥失误,拿着最好的部队,却打了最蠢的仗。
当然,快速纵队这一次的失败,除了因为马励武轻敌之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国军之中根本没有几个人懂坦克,无论是石祖黄还是邹震岳都是半吊子的水平。把坦克带入雪地沼泽、排成几面当城墙,哪个国家的坦克指挥官能干出这事?
为此,蒋纬国特意找到父亲蒋介石,讲坦克这种专业的兵种,就得专业的人来管,我再怎么资历不够,你也不要在把部队交给那些门外汉去带。
好不容易组建的快速纵队,一上战场就白送给了粟裕,蒋介石心里也是悲怆。他前期还顾些面子,重用蒋纬国怕被人扣上任人唯亲的帽子,现在仗越往后打,面子也就越不值钱了。
特别是在淮海战役打响后,蒋介石在用人上可算出尽洋相。
先是刘峙挂帅,一通糊涂指挥,仗刚打20天,黄百韬兵团就在碾庄全军覆没,黄维兵团也被困在了双堆集。接着白崇禧看出形势不对,死活不肯接手烂摊子,带着桂系隔岸观火。没办法,蒋介石只好再次启用刚在东北吃了败仗的杜聿明。
战局糜烂到如此地步,令蒋介石焦头烂额,一个个心腹爱将关键时刻都在掉链子。在这无人可用的时候,蒋介石终于想到了求战心切的蒋纬国,并寄希望儿子能够一鸣惊人,挽救濒临崩溃的战场败局。
蒋纬国踌躇满志,这么多年一直想着亲征立功,这是前往淮海直面粟裕,更是让他一颗想要复仇的信念越加强烈。
刘峙刚把前线指挥权交给杜聿明,自己从徐州搬到蚌埠躲清闲,又听到蒋纬国带着战车第一团前来参战,脸色又垮了下来。
“这是老蒋派来督战的。”刘峙一拍脑门,无奈叹气。蒋纬国是出了名的不讲人情,现在又做了钦差大臣,这要是谁被他奏上一本,官丢了还是小事,弄得不好脑袋都要搬家。
果然,蒋纬国一来,接风宴也不参加,直接从包里拿出一封信,说:
“父亲托我给各位司令带句话,胜则举杯相庆,败则出死力相救。”
此话一出,在场的刘峙、刘汝明、李延年面面相觑。蒋介石的意思很明白,接下来每一仗都得拼命,要么一起活,要么一起亡。
刘汝明也是无奈,又不会当众顶了蒋纬国的面子,只能说:“尽人力以听天命罢。”李延年跟着附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仗打到这个份上,能不能活着走出战场都说不好,谁还能顾得上其他人。黄百韬被围碾庄的时候,谁敢救?救不出不说,还得把老底子打光了,到时候打了败仗也没好下场。
国军内部这些派系关系、内部矛盾,根深蒂固,蒋纬国一上战场就施压,无疑是一下就把人得罪光了。所以在蒋纬国问自己应该配属哪个兵团作战的时候,刘汝明、李延年都沉默了。
最后还是刘峙打了圆场:
“纬国,你的装甲部队是个宝物,他们抱在手上都怕摔了,更何况冲锋陷阵呢?这样吧, 吉甫(李延年字)的部队处于正面进攻位置,你就先跟着他吧。”
李延年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好应承下来:“就照老总的意思办吧。”
1948年12月4日清晨,蒋纬国亲自督战,率领坦克团越过淮河大桥,直扑华野防守的曹老集、新桥阵地。数十辆坦克以两路纵队开进,气势汹汹。
不过这回粟裕倒是镇定得很,如今的华野早就今非昔比了,要炮有炮,要坦克也有坦克,而这些先进装备,还就是当年在鲁南缴获蒋纬国快速纵队而来的。
华野特意在一线阵地上让开了一口子,把坦克放了进来。等坦克一通过,我军战士就从敌人侧翼和后方发起突然冲锋,直接敌人的步兵混在一起拼刺刀。坦克团怕打到自己人,根本不敢开火,步兵也完全不管自家坦克,刚一接触就四散溃逃。
坦克团没了步兵掩护,在战场上就是活靶子,被华野战士炮轰,用爆破筒和集束手榴弹专打履带,一辆辆都被炸趴了窝。
蒋纬国看到形势不利,气得大骂步兵无能,他直接找到第54军军长阙汉骞质问:
“你前线的师长是谁?怎么掩护战车的。他没学过配合战车作战法吗?他的队伍都死光了?”
阙汉骞只能好声好气地解释:
“前面的198师还是很能打的!我已经派该师又上去了,定能将功补过。”
蒋纬国最后摔门而去,只留下一句话:
“请军座马上组织反击,务必将被掳去的战车和我忠勇殉国的官兵悉数夺回!如果夺不回战车和官兵遗体,要给予严惩!”
阙汉骞忍无可忍,却又毫无办法,他好歹也是一军之长,自己的部队在前线损兵折将,蒋纬国还来摆脸色,为了几辆废掉的坦克让他用步兵的命去抢。
没办法,198师在严令之下疯狂反扑,终于还是抢回了几辆被炸断履带的坦克,并在战车团配合下,乘势攻占湖沟集一线。不过这一仗198师前前后后损失了近千人,完全划不来。
蒋纬国终于打了一次胜仗,更加雄心勃勃,整天乘着坦克巡视各个阵地,他到哪,哪支部队就得拼命进攻,谁后退就直接处置。一些记者更是“望风而来”,大肆报道蒋公子“亲率战车团取得湖沟集大捷”、“扭转南线战局”。
就在蒋纬国春风得意之时,统帅部却下来了一份急电:
“蒋纬国率战车一团立即撤出第54军战斗序列,开回装甲兵总部待命。”
蒋纬国闻讯大惑不解,他输了一场,也小胜了一仗,虽然现在形势不太好,也不至于直接把他调回去吧。他拿着电报找到跟他兄长蒋经国义结金兰的战地视察官李以劻,一定要讨个说法。
李以劻叹了口气,只能无奈说出实情:
“你天天在前线待着,李延年是心惊胆战,生怕你出了事他不好交代。你又因为坦克的事情冲撞了阙汉骞,阙汉骞能忍下那口气吗?他恨不得你赶快离开他的军。那些前线将领,哪个不想保住自己的本,但你在那里,他们就得去冲锋陷阵,打光了谁不心疼。”
李以劻告诉蒋纬国,自他到淮海后,整个国军部队就都得不到安生,李延年、阙汉骞他们是既怕他,又嫌他,所以只能联名向南京方面告状,找了个借口把蒋纬国调回去。
蒋纬国听罢,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他来战场,原本是想大展身手的,结果却被自己人摆了一道,何其讽刺。
无奈之下,蒋纬国只能带着自己的残兵,恨恨地离开了第54军的阵地。在他队伍的尾部,是几辆载着废坦克的十轮大卡车。
自此之后,蒋纬国再没有机会亲临战场,他的装甲梦也随着战争的失败而灰飞烟灭。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蒋纬国率军亲征,想找粟裕复仇,国军将领却联名告状:别祸害我们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